中国手机的发展史 20年
纵观20多年来中国手机制造产业的发展,其实就是全球手机产业格局的一面镜子,见证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悔 恨,乔布斯、余承东、雷军的辉煌。
有人说,世界手机看中国,中国手机看广东。从90年代中国手机制造产业开始萌芽,到21世纪初期的野 蛮生长,到如今成为世界手机制造中心,广东都有见证,并几经沉浮,成为毋庸置疑的霸主,一省占据全国四成以上产量。
从诺基亚摩托罗拉主导的代工生产,到白牌山寨机的野 蛮生长,再到国产手机一步步走到舞台中央,以广东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以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和京津地区轮番登场成为手机制造产业中的主角。
90年代中期,中国手机制造业还处在萌芽期,那时全国手机产量不过400多万部,本土手机品牌根本无从谈起,手机生产基本以给海外巨头代工为主。
90年代中后期,全球手机市场还是以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的老牌手机巨头为主导,因此承接二者手机工厂的北京和天津就成为了这一时期手机产量的主要贡献力量。
从1996年到1997年底,短短一年,中国手机产量从400多万部暴涨至5000万部,翻了将近13倍。2000年,波导成为了销量第一的国产手机品牌,手机产量达到92万台,随后的两年里,波导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国产霸主的地位,总销量紧随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之后。
不过在当时,国产品牌手机即使是龙头,其出货量规模跟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外资品牌仍然占据着市场的绝对主导。
尽管如此,面对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外企采用了惯常策略:降价,一度以“腰 斩”的幅度降价促销。并且摩托罗拉还与广东移动中山分公司联合推出了中国首款“运营商定制机”,进一步强化渠道控制和营销宣传。
2007年左右,对于全球手机行业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在此之前,不论是操作系统软件还是芯片硬件,中国手机厂商都与诺基亚这样的巨头之间存在几乎“不可逾越”的差距。
2007年11月,谷歌与全球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运营商组建了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安卓)系统。这一次中国手机厂商终于有了和世界品牌在软件技术上站到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
而就在这一年,iPhone诞生,用一种崭新的全屏触控交互方式和后续出现的APP商店,开启了智能手机的一个新的时代。与此同时,HTC因为早早拥抱安卓系统,快速崛起,并且大力推广触屏智能手机。
2010年前后,诺基亚、LG、三星、摩托罗拉等海外品牌仍然是中国手机市场的主流玩家。
由于中国本土市场政策和市场风向的把握,2011年,曾经稳居宝座的诺基亚、LG、摩托罗拉、黑莓、索爱等品牌纷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份额下滑。此时,苹果、HTC、中兴、华为等品牌迎来了自己发展的契机。
也是在这一年,第一次有中国品牌进入了全球手机市场销量前五,中兴力压索爱、HTC、摩托罗拉和黑莓,以3.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当时华为排名第八,市场份额2.3%。
直到2015年全国手机产量正式突破了20亿台,但手机产量从2016年开始一路下滑到2020年,也说明手机市场的红利已经基本吃尽,存量市场的厮杀更拼的是技术的硬核博弈。所有中国手机厂商,也将重心都提早转向了自研技术的攻坚上。
但不论是华为芯片受制造工艺限制难产,还是操作系统底层始终难以突破安卓的条条框框,我们都能看到,在基础科研技术方面,中国科技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电信网,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中国电信客服电话,中国电信营业厅,中国电信宽带,电信宽带套餐价格表,电信宽带套餐,中国电信宽带官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189e.com/liuyan/6681.html
- 上一篇:或将重现 手机摩托罗拉Defy
- 下一篇:让你免受数据追踪的烦恼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