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竟然买不起旗舰手机
2021年开年以来,OPPO新旗舰Find X3 Pro 5499元起、vivo X60 Pro+ 5998元起,承诺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5%的小米11 Ultra也卖到了5999元起,更不用说小米首款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更卖上了10999元的价钱,成了小米第一部“万元机”。
一方面,以华米OV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售价屡创新高。2011年“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初代旗舰M1只要1999元。如今,5999元起售的小米11 Ultra,让小米旗舰机的价格在10年里翻了三倍——远超通胀速度,这甚至还没算上更昂贵的“玩具”折叠屏手机。
在线下叱诧风云的“蓝绿厂”,不仅有价格多年徘徊在2000元的主流手机,也有采用高通年度旗舰芯片的高端手机,不过这些真旗舰通常不是主打型号。但到2018年,随着OPPO Find X 和vivo NEX两款高端手机的问世,OPPO和vivo在4000元价位的产品上投入了更多精力和市场预算,并且越做越贵。
另一方面,苹果和三星两家高端手机品牌的执牛耳者,旗舰机价格同样一年更比一年高。以苹果为例,2009年大陆发行的首部iPhone 3GS官方售价3999元,到了2020年,苹果最新旗舰——iPhone 12 Pro Max起售价高达9299元。
旗舰手机连年涨价,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涨在了物料成本上。以苹果为例,根据数据表示,iPhone 3GS的物料成本只有172.46美元。接下来数年,iPhone的物料成本一点点迈过200美元、300美元和400美元的大关。到2019年,iPhone 11 Pro Max的物料成本陡增至490.5美元,几乎逼平iPhone 4的发行价(16G版本的iPhone 4发行价为499美元)。由于加入5G、换新屏幕等原因,iPhone 12的物料成本比iPhone 11又高出21%。
虽然旗舰机价格越来越高,但只造旗舰机的品牌少之又少。手机厂商们往往采用多品牌战略,早年有红米、荣耀这样走性价比路线的子品牌,近年来,以Realme、iQoo为代表的新品牌或产品线,都直接面向年轻玩家。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高性能、有一定价格优势的产品,才是继承了当年小米“为发烧而生”衣钵的产品。
消费者也认同技术升级带来的涨价——更贵的手机卖得更好了。长江证券2018年的研报显示,智能手机的市场结构正从金字塔型向T字型演变,高端手机的市场比重快速提升。
事实也有另一面: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仍以中低端用户为主体,中低端用户为主体的结构,购买3000元以下手机的消费者占比达到74.4%。越做越贵的旗舰机,只是为剩下那25.6%人准备的。
数据表明,旗舰手机连年涨价,阻碍不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的连年增长;而我们当然乐于见到厂商们竞逐高端,有更充分的成本空间去探索差异化的产品,毕竟谁也不想回到那个“科技以换壳为本”的时代,对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电信网,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中国电信客服电话,中国电信营业厅,中国电信宽带,电信宽带套餐价格表,电信宽带套餐,中国电信宽带官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189e.com/liuyan/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