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宽带卫星与5g专网首次融合
7月25日,低轨宽带卫星与5g专网首次融合试验在北京、济南完成。试验利用低轨宽带卫星在北京和济南的5g专网之间构建骨干网,替代需要提前铺设的地面光纤,实现了低轨卫星与5g专网的融合。
这项测试模拟了济南一座厂房发生的危险品泄漏事故,北京工作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远程处理。北京和济南试验场之间的5g专用网由低轨宽带卫星连接,使北京工作人员能够实时观察现场,操作济南无人机接近危险品目标,控制机械手完成危险品处理。
卫星互联网系统工程师表示:今天整个测试的时间延迟在20-30ms左右,整个运营商在北京用VR视频实时操作济南的车,这是一种无卡顿体验,已经完成了整个预期任务。
本次试验依托中国自主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和高移动性、轻量化的5g专用网。未来可为偏远地区和应急通信场景提供无线通信保障,解决各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无线通信需求。
北京大学邮电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彭木根也对此试验表示:5G智能网与我国低轨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融合将为极地科学考试提供无线通信保障。它还可以提供森林火灾、我们的应急、灾后救援等宽带信息支持。
目前,全球网络覆盖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山区、海洋和沙漠地区难以铺设地面通信网。利用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可以将陆地和海上的无线网络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全球性的通信网络。目前,我国也在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建设。未来将建成由数百颗卫星组成的空间互联网星座。
我们日常使用的无线互联网是通过光纤将地面移动通信网络节点与互联网节点连接起来,实现终端接入和互联网接入。但该方案不能应用于沙漠、山区、海洋等偏远地区,导致手机“无信号”的局面,通过建设空间互联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以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以其全覆盖、大带宽、时延、低成本等优势,有望成为5g或6G时代实现全球卫星通信网络覆盖的重要解决方案,也有望成为航天、通信、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在轨有多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组网计划正在有序推进。
如今南通建立了卫星超级工厂,建成后可以达到每年几百颗卫星的规模。然后,围绕未来的组网测试,我们将发射卫星测试系统。本测试系统完成后,可以提供30分钟到60分钟的连续通信。
目前可以说,空间互联网建设是国际空间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世界各国已开始发射低轨互联网星座卫星并联网。但是建立太空互联网所需的卫星数量少则几百颗,多则一万颗。那么,各国为什么要争夺建筑业呢?
空间互联网建设非常具有竞争力,如美国“太空探索公司”正在建设由4.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美国和欧洲正在合作的“一网星座”将由大约900颗卫星组成。那么,太空互联网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卫星呢?据悉,由于单颗低轨宽带卫星的覆盖范围有限,所以就需要大量的卫星 相互配合,在太空中编织出一张能够将地面无缝覆盖的大网。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转变。为了实现人、机、物的智能通信,物联网需要借助空中无线平台甚至空间卫星平台。因此,卫星互联网将对工业、农业、林业、应急、海洋和极地地区的信息和智能产生深远的影响。2020年,中国将把“卫星互联网”纳入新的基础设施。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的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电信网,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中国电信客服电话,中国电信营业厅,中国电信宽带,电信宽带套餐价格表,电信宽带套餐,中国电信宽带官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189e.com/html/7206.html